网格化治理作为近年来广泛推行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拥有着提高治理效率、强化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群众需求复杂多元,网格服务如何由单一向全科发展,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基层精细化治理,是当前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建强执行有力组织体系,实现“层层落实”向“一抓到底”转变。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各层级同向发力,激活网格神经末梢,以组织覆盖推进工作覆盖,是夯实网格治理的根基。要按照“规模适配、全域覆盖、动态调优”原则,将网格整合为涵盖多方功能的“全科网格”,集成矛盾调解、隐患排查等多项职能,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要坚持优化组织设置,组建优化楼院、网格党支部,构建“区委—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四级组织链条,通过组织扎根网格,实现网格与党组织高度匹配。要坚持把建强区级“一线指挥部”、街镇“动力轴心”、社区“战斗堡垒”作为重点,强化工作整体性、系统性建设,通过区级制定实施方案、街镇探索特色工作法、社区打造一域一特色基层治理典型等方式,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一盘棋”全面统筹、各级齐抓共管的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建强高效运转体系,实现“单边服务”向“组团服务”转变。人、权、责的进一步明确是推动治理体系高效运转的重要举措。要立足属地和属责,依托社区“两委”成员、全科网格员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解决社区职能内投诉问题,依托下沉党员干部及水电气网等民生企业相关人员组建专属网格员队伍,攻坚行业难题,全力构建“快捷高效、精准派单、同网共治”格局。要通过建立“专职网格员工作职责清单”“专属网格员权责事项清单”,健全服务目录等方式,进一步明确不同人员职责,提升事项分流办理精准性。要推行专职网格员牵头,专属网格员、民生服务管家报到工作机制,涉及多部门多单位常规事项,共商共议就地联办,复杂问题提级上报区级联席会议协商,限时处置,充分实现“快事快办、难事实办”。
建强支撑保障体系,实现“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推行数字化建设,强化研判分析,不仅能提升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更能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要紧扣“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数字化赋能”理念,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网格化管理,链接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研发网格员移动终端,实现事项“一网统管、一键直达”。要持续强化分析研判,集成平台“有诉必应马上办”“未诉先办”等全量数据,区分诉求类型,分析办理数量、热点分布,对规律性、普遍性问题提前研判预警,为决策提供依据。要建立群众诉求首问负责制和专人负责制,完善过程追踪和结果问效机制,以“信息收集、源头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效果追踪”全链条流程,推动实现诉求办理快准实。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