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恶心、易怒、记忆力变差……很多人都有这个病,怎么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7:03:00    

很多人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听到咀嚼声、打字声、呼吸声时,感到特别烦躁甚至抓狂。对其中一些人来说,这种反应已经严重到影响情绪和生活,甚至伴随焦虑的发生。

这种“厌声症”的背后,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焦虑症。很多人都熟悉焦虑症的典型表现——持续的担忧、紧张和恐惧等。其实,焦虑症还有不少隐形信号,它们并不明显,却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厌声症”

焦虑症的一种特别表现

“厌声症”又称“选择性声音敏感症”,它不是一个官方的精神疾病诊断,并未列入《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或《国际疾病分类》(ICD-10)等官方诊断指南中,主要指个人对特定声音异常敏感的现象。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没有明确对象、没有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惊慌,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竞争紧张和运动不安,濒死感、窒息感或失控感。”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专家介绍,焦虑症大致可分为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但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因此,患者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是不相称的。

“厌声症”和焦虑症又有什么关系呢?

研究发现,大脑中处理情绪和声音的区域,比如前扣带回皮层和岛叶,在“厌声症”患者中会表现出过度活跃。这种异常活动可能让患者对某些声音反应过度,甚至让患者产生强烈的焦虑或愤怒情绪。

有意思的是,这种对声音的敏感和焦虑症的特性非常相似。焦虑症患者往往会对潜在的威胁过度关注,而“厌声症”患者则对某些声音过度警觉。比如,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咀嚼声时,可能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些都是焦虑症的典型表现。这种过度反应还可能让患者为了避免听到这些声音,逐渐减少社交活动,陷入自我孤立的状态,焦虑症也会随之加重。

研究还发现,焦虑症可能出现“厌声症”的表现。如果您或者身边的人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且已经影响到情绪或生活,或许就是焦虑症的表现,应该引起重视。

认识焦虑症的非典型症状

医生表示,病理性焦虑情绪、躯体不适症状、精神运动性不安是焦虑症的三大症状。其中,病理性焦虑情绪是指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突然昏倒或“发疯”。

而躯体不适症状则常为早期症状,患者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如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等。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和工作也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同时,患者还常伴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以及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还会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晕厥等症状。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专家表示,除了病理性焦虑情绪、躯体不适症状外,精神运动性不安也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常常会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70%的患者还伴有抑郁症状,对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表情愁苦、不愿与人交谈、不愿谈自己的病,活动少、反应缓慢等。

对于普通人来说,认识焦虑症的非典型症状,有助于发现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掉的常见的症状,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焦虑情绪会投射

无论是对声音异常敏感的“厌声症”,还是注意力障碍、回避行为等,这些看似零散的表现,实际上都是焦虑情绪在不同维度的投射。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信号,就可以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来应对。

心理治疗:打破焦虑的认知和情绪枷锁

心理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核心方法,旨在帮助患者了解症状来源,改善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暴露疗法及放松训练等。

心理治疗对于处理焦虑症的非典型症状,如“厌声症”、回避行为等尤为有效。通过长期治疗,患者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学会科学的情绪调节方式,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药物治疗:缓解焦虑的“生理根源”

药物治疗是焦虑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适合症状较重或急性发作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焦虑症常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厌声症”、身体不适、注意力障碍等多样化的表现提示我们,焦虑症并非单一的心理疾病,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通过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患者可以逐步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理解焦虑症的多样表现,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走出困境、恢复健康。

综合中国疾控中心、齐鲁晚报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