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获批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527.6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6:44:00    

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四年以来,济南起步区取得怎样发展成效?4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介绍山东深入贯彻黄河战略,加快济南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情况。

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2021—2024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跃升至527.6亿元;四年累计总投资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6.6%,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省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动力更加强劲。

4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跃升至527.6亿元

获批设立四年来,在省市一体推动下,济南起步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标《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建设实施方案》)“四个新”总体要求,加快“全面成形起势”。

发布会上,济南市委常委,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表示,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跃升至52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3%,四年累计总投资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6.6%,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省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动力更加强劲。

跨黄桥隧已通车“10桥1隧”,累计开工市政道路292公里

四年来,起步区坚持规划引领,聚力夯基垒台,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目前,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1+4+16+N”的规划体系(“1”是指《建设实施方案》这一纲领性文件,“4”是指系统编制的4个统领全局的综合性规划,“16”是指保障当前建设发展亟需的16个专项规划,“N”是根据发展时序和形势需要,适时启动编制的相关专业规划)形成稳定成果,总体已转入实施阶段。

起步区规划21处跨黄桥隧,已通车“10桥1隧”,累计开工黄河大道等市政道路292公里,轨道交通7号线率先跨过黄河,内通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形。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山大二院北院区等一批优质公服配套设施陆续启用,14个水电气热及污水处理市政场站开工建设、9个已建成投用。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全面开工,鹊华公园年内对外开放,现代化新城已经初具形态。

大力建链成群,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四年来,起步区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建链成群,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目前,起步区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泛航空”、新材料3条产业链,正在加快构建半导体、新能源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会展经济4条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整车制造项目正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新能源装备制造方面,助力国家电投打造氢能全场景综合示范应用,济南起步区制造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秦岭站顺利组网发电。接续布局爱旭太阳能电池、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均已实现首片电池组件下线。同时,编制《起步区未来产业发展及山东未来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济南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谋划落地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已落地23个重点合作项目

四年来,起步区坚持改革赋能,深化开放合作,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一体推进综合集成改革,2023年以来,起步区先后成功入选全国“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等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

在起步区,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突破,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运行良好,与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合作共建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已实体化运行,持续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载体。务实开展对新加坡合作,聚焦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产业方向和未来城市建设领域,谋划落地山东省首个中新合作实体化载体——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目前,已形成初步规划成果,落地“星泉汇”、中新未来公园等23个重点合作项目,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

年内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建成鹊华等一批理想社区

四年来,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保障改善民生,绿色宜居图景愈加丰富 。生态方面,起步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相较成立之初,空气质量改善了15.9%,国省市控河流水质断面达标率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形成景观效果,黄河起步区段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民生方面,按照“两年三节点”要求,起步区年内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创新“理想社区”治理方式,建成鹊华、河润、清宁、凤凰等一批理想社区,引导服务回迁群众实现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三农方面,建成7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成“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启动北方种业之都总部基地项目,落地种业企业8家、现代种业创新发展项目10个,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是实现济南起步区“五年成形”目标的最后一个完整年份。起步区以“项目提升年”为总抓手,明确了5大方面、15个领域的重点任务,责任到人、压茬推进。今年一季度,在起步区上下共同努力下,各项重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前列,成功夺取全年工作“开门红”,为实现第一个五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孙斌表示,当前的起步区处于从“五年成形”到“十年成势”迈进的关键时期。省政府及时研究出台支持起步区提速突破的若干措施,为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下一步,济南起步区将积极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全力提速突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黄敏 编辑:刘雨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