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跨界跨域纠纷在皖赣两地协作下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从过去“两难管”到现在“共同管”,“飞地”平安有了“双保险”……近年来,地处皖赣两省边界的东至县,针对省际边界跨域纠纷呈多元化、多发化、易激化等趋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改革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跨省联防协作、边界乡镇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皖赣边界司法联动共享法庭和家事联调中心,及时化解边界地区不稳定因素,全力打造省际平安边界。
家事联调— —
从“清官难断”到和谐“枫景”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昭潭镇与石门街镇通婚频繁,婚恋纠纷多发。2023年5月,东至、鄱阳两地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昭潭镇和石门街镇分别挂牌成立皖赣(赣皖)边界家事联调中心(以下简称“ 联调中心”),组建联合调解队,“边界乡镇互设联络员、信息员、宣传员和调解员,聘请两地村民小组长和乡贤能人担任联调中心特邀调解员,发挥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参与调解。”东至县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吴华冰介绍。同时,联调中心按照家事纠纷类型和风险等级,实行“红黄蓝”三色动态管理,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感谢法官、民警和调解员,我们两人互相折磨两年多,如今终于可以放过彼此。”今年年初,在联调中心推动下,韩某(鄱阳县人)和李某(东至县人)离婚纠纷圆满化解。原来,韩某和李某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又长期分居,经常爆发激烈争吵。去年年底,韩某向昭潭法庭提起离婚诉讼,李某情绪激动,扬言要和韩某当面对质。“双方积怨已久,且近年来多次吵架报警,已引起当地党委政府关注。该案有‘民转刑’的风险,必须尽快稳控双方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升级。”王翔介绍。昭潭法庭立即将此案升级为最高红色风险等级,联合综治中心、派出所、村委会开展调解。“我们一边安排调解员上门安抚李某情绪,一边通过联调中心,与韩某所在村的村干部取得联系,让他们帮忙劝说。”通过两地多轮沟通协调,两人的态度逐渐缓和,最终就离婚事宜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跨界跨域矛盾纠纷化解既要联调联治,更需源头联防。日前,昭潭镇昭潭村的“法治小院”聚满村民,司法所工作人员正通过法条解析、问答互动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我们借助家门口的‘法治小院’开展普法,培养村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意识。”昭潭镇司法所所长王文说。依托跨界跨域婚姻家庭所在的农家院落,流动挂牌“法治小院”;跨域结对开展“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村)”等评选活动;组织跨界跨域婚姻家庭参与包“东至米饺”、打“鄱阳糍粑”等民俗活动… …一项项举措让礼让和谐氛围持续浓厚,不断筑牢边界地区稳定根基。近年来,东至县未发生一起因跨界跨域婚姻纠纷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
警务协作— —
从“两难管”到“共同管”
“飞地”因特殊行政区划,曾是“两不管、两难管”之地,易成为社会治理的盲区。在东至县青山乡境内就有一块“飞地”,行政上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杨梓镇王屋社区。如今,随着青山派出所与杨梓派出所建立起警务协作机制,双方信息互通、协同作战,共同为“飞地”治安织密防控网。“由于王屋‘飞地’电话信号属于池州市,辖区内群众拨打110报警时,通常会派警到青山所。”杨梓派出所所长魏吉告诉记者。今年1月21日,青山派出所接到有人电话报警称其在青山街道被人殴打,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案发地属于“飞地”,但双方当事人均是青山人。青山派出所没有坐等杨梓派出所出警,而是立即将违法嫌疑人汪某某抓获,随后将其和被侵害人移交给杨梓派出所。这样的“默契”协作在两地派出所工作中已成常态。“飞地”距离杨梓派出所车程约20分钟,虽然管辖权归杨梓镇,但居住的大多是青山乡人。“为了更好维护两地治安稳定,我们与杨梓所加强警务协作,围绕紧急报警响应、跨区域案件办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构建联防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青山派出所所长刘兴介绍。2024年,青山派出所协助杨梓派出所成功端掉“飞地”赌博窝点3个,抓获参赌人员15人,查获赌资4万余元,有力震慑涉赌等违法犯罪活动。“杨梓所管辖面积大,遇到警力不足,特别是应对一些紧急任务或复杂案件时,我们会请青山所协助,这让我们在‘飞地’执法更高效、办案更有力。”魏吉表示。
在常态化交流协作中,两地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邻关系,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极大提升。杨梓镇王屋社区居民刘小娟对此深有感触:“日常生活中,青山所民警经常上门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电诈等宣传。虽说住在‘飞地’,但安全感十足!”近年来,东至县通过社会治安联防、流窜犯罪联打、维护稳定联管,加强跨域联防警务协作,有力维护边界平安。2024年,东至县边界乡镇警情数量同比下降12%,治安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3%,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6%。“我们将持续深化跨省联防协作机制,巩固拓展‘联建、联调、联治、联防’跨界跨域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调动多元主体参与,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吴华冰表示。(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