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市民吐槽:路边停车让后排人下车,仅12秒也被收费!“智慧停车”该如何优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15:18:00    

“我把车停在路边

让后排父母下车

只停了12秒

结果收了4元停车费

真是胸闷!”


“智慧停车”是上海交通部门推动交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无人值守、电子监管、自动计费、便捷支付”的智能化管理,收费执行咪表标准,旨在实现停车资源共享,为车主提供更轻松、便捷的停车体验。


然而,本应更加便民的“智慧停车”,却让不少市民感到不便。部分市人大代表认为,“智慧停车”需要进一步优化。



1

计费能否更人性些


智慧停车系统在规范秩序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许多市民反映,小区门口原先长期被“僵尸车”占据,导致停车困难,如今车位空置率显著提升,出行更加便捷。然而,收费规则的便民性和合理性仍受到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城市智慧停车收费普遍采用0-15分钟、15-30分钟、30-60分钟、1小时后每半小时为计费单元的模式。其中,0-15分钟时段的费用在2元至10元之间,不同区域路段有所不同,这一时段的收费也最受争议。


“智慧停车”几乎没有起步免停时段,让不少车主吐槽, “这个路段从3分钟开始计费,精准得很。”“3分钟算客气的,我们学校门口2分钟,有时接个娃都来不及。”


计费起点过低,不少市民戏称“掐秒算钱=智慧”——“临时停车,后座下车,都要收你3元钱。”


▲不同路段智慧停车收费略有差异



“摄像头监控,您只需在车位停几秒,就会收到扣费短信。”一位浦东居民表示,上海图书馆东馆外围停车位,过去收费员下午5点下班后免费,实施智慧停车后,24小时收费。市民张先生抱怨,水城南路改为智慧停车后,“我只停了一分钟查看导航,也被收费。”


记者发现,为了躲避停车收费,有的市民甚至将车停在停车位以外,只因为“对比同路段未划车位区域免费,规规矩矩停车反而收费。”


▲为了逃避收费,一些市民将车停在停车位以外


另外,部分设置在小区门口的路段,收费时段从晚7点至早6点,6点之后就按小时来计费,这与居民作息冲突,“太不人性了,谁早上6点起来去挪车?”


“智慧停车”计费能否再人性化一些?市人大代表建议,“智慧停车”能有个起步免停时段,比如智慧停车场实施15分钟内停车免费,对于市民有办事需要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电信、邮政、学校、超市附近道路泊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1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内免费的规则,“这样可以让办事的市民抓紧时间,争取在停车免费时间限制内将事情办好,尽快开车离开。”他认为,这种收费规则既可以保证停车规范化,又能显著提高泊位使用效率,增加城市运行效率。


2

标示维护是否到位


市民龙女士称,她家附近的几条马路边智慧停车都有“二维码”标示,“但是下雨天简直惨不忍睹,全是树叶污泥盖着。”


记者发现,部分已建成的道路智慧停车场存在地面标线和停车告示牌不够醒目、告示牌被树木遮挡、地面标线因磨损、落叶尘土遮盖、采光问题难以辨认,以及停车位上的二维码容易被忽视且难以扫描等问题。


另外,一些路段智慧停车公示信息,与现场实际设备设置情况不符。有些明明标着智慧停车的路牌,一旁依然有收费大叔上前来人工收费,让市民有些费解。


▲下雨天标示容易模糊不清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管理导则》明确规定,各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需定期更新维护所辖区域内智慧道路停车场的标识标牌,确保现场标志牌的服务信息准确无误。对于表面污损、字迹模糊等情况,应及时清洁或更新。同时,车位轮廓线、地面提示信息和二维码缴费信息牌应保持清晰完整,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

申诉渠道是否畅通


智慧停车实施后,停车费用由AI判定,这让部分市民感到困惑。有市民反映:“那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提醒我有一笔75元的停车费待支付,当时就懵了——明明只停了一个多小时,怎么会产生这么高的费用?更让我无奈的是,根本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投诉、怎么申诉。”



由于恶劣天气影响和计费设备技术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系统生成的停车费账单存在误差,未达到100%正确。


很多市民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当遇到错误计费或重复计费等问题时,他们在申诉过程中常会遇到“客服难以联系”和“处理时间过长”等困扰,让人感到非常头疼。有些市民甚至选择置之不理,拒绝缴费,认为“既然收费不合理,那就干脆不缴,看看会怎样”。


Q

缴费人若对费用产生异议,该如何申诉?如果拒不缴费,又将会承担怎样的后果?

市交通委表示,上海停车APP现已开通道路停车欠费异议申诉渠道。市民可通过该APP查询并补缴欠费,如有异议可一键申诉。各区交通主管部门将安排专人处理申诉,确认为有效申诉的将取消欠费;无效申诉则保留欠费,并向用户推送进出场照片,方便市民核对并及时补缴。


2022年,原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道路停车欠费催缴和信用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文件规定,若单辆机动车在本市单个区的道路停车场累计欠费3次及以上,或欠费总额达到200元及以上,并且在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催缴后,机动车所有人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诉或补缴欠费,且无证据证明其非当事驾驶员,欠费信息将作为失信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并向市信用平台归集。

A


市交通委表示,下一阶段,将持续提升上海停车中有关道路停车收费支付、申诉、咨询、退款的各项服务功能,通过发送进场、离场以及欠费补交、催缴通知,将线上、线下催缴方式相结合,完善欠费催缴提醒机制,优化催缴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支付便捷度。



来源:东方网综合话匣子、新闻晨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