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交走进远郊小学,把校长从古典乐小白教成音乐会策划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6:44:00    

校长和书记也能策划音乐会?18节校长艺术素养研修课程结束后,上海市青浦区蒸淀小学副书记平雪莲实现了从古典音乐小白到独立策划音乐会的惊人蜕变。

蒸淀小学是一所以农民工子弟为主的学校,共有183名学生。4月7日,上海交响乐团走进蒸淀小学,将平雪莲策划的 “红色旋律与世界之声——古典音乐中的家国情怀”落地校园,由她担任主讲,实现美育的转化。

演出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实习生 郭心怡(02:31)

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

“上海市校长艺术素养研修班”由上海市艺教委主办,其中,“交响乐板块”由上海交响乐团承办。

“我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总觉得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一开始,平雪莲带着抗拒心理,硬着头皮去参加研修班。上课过程中,她和古典音乐的距离越拉越近。18节课后,她不仅成功策划了一场音乐会,还和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一起站上舞台。

“红色旋律与世界之声——古典音乐中的家国情怀”以“苦难-觉醒-奋斗-幸福”的音乐叙事为线索,将党史教育自然地融入中西经典音乐的欣赏中。

音乐会以朱践耳《唱支山歌给党听》开篇,以刘铁山、茅沅《瑶族舞曲》和黄贻钧《花好月圆》收尾。其间,她还穿插解析世界经典作品中的人类精神——通过贝九“欢乐颂”,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老柴《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体会俄罗斯民族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以四重奏的形式,演绎改编后的5首作品。音乐会还设计了“情绪色卡”互动环节,用红、蓝、绿、黄等对应不同音乐情感,让抽象的音乐变得可触可感。

平雪莲和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家同台

“我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会受触动,但只要有一两颗心被音符叩响,在某个未来的清晨破土而出——或向着音乐,或朝着艺术——那便是最珍贵的馈赠。”平雪莲说,这正是“关键教育事件”对人的重要影响。

从仰望到共舞,她也希望向学生们传递这样一种信念:艺术从未高高在上,只是等待有人用热爱去校准,音符不是星辰大海,而是每个人能攥在掌心的萤火。

蒸淀小学位于青浦区练塘镇,地势偏远。学校只有一名音乐老师、一名美术老师,以及一个合唱社团、一个美术社团,美育资源相对缺乏。

平雪莲希望,将研修所得转化为适合乡村学校的美育方案:通过“名家进校园”“经典进课堂”“活动促传承”形成立体化美育生态;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建立专门的成长档案,在青浦区对接专业导师,为有潜力的孩子打开艺术通道,让艺术之花在乡村学校绽放。

青浦蒸淀小学的学生在音乐会现场

第一次让校长交作业

“这场音乐会主题明确,逻辑清晰,互动环节也很轻松。”王君悦坦言,平雪莲原本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能交出这样一份作业,很惊喜。

王君悦是上海交响乐团教育拓展中心项目主管,也是“交响乐板块”研修班的负责人。这是上海交响乐团第三次承办“交响乐板块”研修班。每次培训前,她都会对校长们进行摸底,发现“音乐小白”的占比很高。

研修班历时10个月,通过4节名师讲座、9节精品导赏、5节实践体验等18节课程,为65位中小幼学校的校长和书记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美育培养体系。

名师讲座现场

“名师讲座”特邀李严欢、许慎等担任主讲,围绕“如何聆听一场交响乐音乐会”“常规交响音乐会的组成”等展开,展现交响世界的万千精彩。“95后”作曲家梁皓一也来做客,分享了创作《中国厨房》的幕后故事。

“精品导赏”包括二十余场演出,涵盖上交的交响乐、室内乐、委约新作、音乐地图课堂。余隆、梵志登、帕沃·雅尔维等执棒的音乐会、上交委约创作的《中国厨房》、半舞台版歌剧《波吉与贝丝》《弄臣》等,都在观摩清单里。“每一位校长必须看6-9场音乐会。”王君悦说。

“实践体验”不仅组织校长们实地考察上海艺术特色“龙头”学校,还通过干货满满的课程,引导校长们自主撰写一场40分钟带讲解的小型普及音乐会的策划方案。

精品导赏现场,半舞台版歌剧《弄臣》

“第一次让校长们交作业。”乐团最后收到四十多份反馈,其中,杨浦区杨浦小学校长李忠、浦东新区书院幼儿园园长潘慧芳、青浦区蒸淀小学副书记平雪莲的作业,被评为“优秀作业”。而交作业的目的在于,他们能把经验带回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反哺到学校的各种美育实践中。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介绍,乐团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成立教育拓展中心,同年启动“MAP进校园”,16年来演出足迹遍布全市逾百所大中小学,近几年更是深耕五个新城。这是“MAP进校园”第一次与校长艺术研修班结合,将校长的优秀作业送进校园,“我们会帮助中小学尤其是艺术资源匮乏的学校,找到自己的美育闪光点,加以培养和实践。”

指挥家梵志登和多位校长面对面交流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