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Get 新赛道|植物陈列师完治:以植物为画笔的造梦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07:01:00    

制作/白中豪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

3月25日,福泽(正定)花卉博览园内,一座红砖小径蜿蜒的花园引人驻足。

完治在工作室(白中豪/摄)

33岁的完治站在红砖小径上,手持喷壶为砖缝间的苔藓轻柔洒水。蓬松卷发、标志性的小胡子,工作室Logo正是他的卡通头像——这位充满艺术气息的年轻人,把自己的职业称作“植物陈列师”。

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他用植物作笔,以空间为纸,绘出一幅幅自然与艺术交织的画卷。

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出身的完治,毕业后成了一名少儿美术教师。然而,教室外的绿意始终在他心底生长。“传统园艺像在‘填空’,植物只是装饰,我想让它们成为空间的主角。”完治回忆说。

从事少儿美术教学期间,他一直分享园艺生活。完治说:“我家里有很多种植物,有天上挂的,墙上爬的、地上长的……”通过视频分享,很多人认识了我。人们惊讶道,原来家里还可以是这个样子,人与植物能够如此和谐地共生。

2019年,顶着“不务正业”的质疑,完治辞去教职,同年5月,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母亲认为他是“卖花的”,客户质疑“北方冬天植物能活吗?”,当时的石家庄对植物美学的需求近乎是零。但他坚信:“植物不是摆件,而是空间的参与者。”

一位远嫁到石家庄的白俄罗斯姑娘循着作品,带着全家登门拜访。“她说我的绿植让异乡有了归属感。”完治回忆。后来,姑娘邀请完治为她的酒吧造景。完治在室内打造雨林风格,龟背竹的裂叶、蔓绿绒的气根营造出神秘氛围;室外栽种高低错落的花园植物,让北方的四季在这一方天地里流转。姑娘感慨:“每天推开店门,就像走进密林。”

“植物不是摆件,而是空间的参与者。” 为舞蹈家打造阳光房时,从方案设计到最终完成,前后总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治用错落的仙人掌群、龙舌兰的剑形叶片组成了一片“沙漠绿洲”。每株植物的四季变化都被精密计算,枯荣交替间,荒芜与生机悄然对话。“访客推门瞬间的惊叹,就是最好的答案。”他确信:这条路走对了。

完治的工作室(白中豪/摄)

2024年,工作室从老旧小区迁至现在的地址。推开木门,仿佛踏入一座微缩生态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人多高的白色花坛,红砖小径串联起风格迥异的“植物剧场”,从以块根类植物为主的中古区,到充满水生植物的小池塘……不同风格相映成趣,完治将他的设计在方寸之间完成了具象化呈现。

中式禅意庭院偏爱竹、松的疏朗线条,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西式花园则用碎花植物,打造出浪漫唯美的感觉;现代风格追求简洁利落,球形、锥形植物的几何感正好与之契合;而“侘寂风”则需要枯枝与苔藓的沧桑美,展现出岁月的痕迹。讲起不同风格的植物造景,完治眼中满是光芒。

很多人认为植物陈列师是一个轻松的职业,只需要设计个图纸,再把植物摆到对应位置就可以了。但其实这份工作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人更多的是要跟泥土和汗水打交道。完治介绍,一个项目,从确定到装修完成,里面涉及的细节问题非常多,从方案设计,到寻找植物、土壤,再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严谨的。在这期间,免不了会有突发情况,比如运输过程中植物破损,方案反复修改,导致错过花期等问题。

采访尾声,完治带记者来到工作室深处。一株株鹿角蕨的叶片形似鹿角,静静依附于木板。完治凝视绿意,仿佛在诉说自己的使命——用植物打破城市的疏离,让美与生命力在方寸间生根。

鹿角蕨是完治的“灵魂植物”。它们依附树木却不掠夺养分,反为宿主储水,和宿主共生。“人与植物也该如此——彼此成就,生生不息。”这份哲学也感染了合伙人杨涛。法律专业出身的他,因热爱植物转型,现在负责客户对接。“以前觉得摆花简单,入行才发现是门大学问。”杨涛感慨地说。

完治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很满意,在他看来,自己与植物也是共生关系。“它们更像是我的朋友,我喜欢植物带给我的那种治愈的感觉,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植物治愈更多的人,传递植物带给我们的美好。”他说。

去年,完治工作室的订单有70多单,很多订单还在排单当中。完治充满希冀,“希望这个新兴的行业越做越好,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热爱植物的人加入到队伍中来。”

“河北的植物美学市场是蓝海,我想做那个开荒的人。”他眼中闪着光,“我的最终目标?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拥有自己的‘绿洲’,哪怕只是一平方米的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