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榆林新材料集团召开“工程师+创新团队”创新项目评审会。会议旨在总结年度创新成果、推动技术攻关项目落地,为公司聚焦差异化的高端化、努力打造国内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第一名”提供技术支撑。公司劳动竞赛委员会委员单位、生产技术专家及各团队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

创新驱动 成果丰硕
2025年新成立的6支团队(含2支“工程师+创新团队”和4支“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及已命名的15支团队共申报创新项目48项,涵盖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经过严格评审,45个项目通过验收,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1972.98万元。其中,“30203综采自移设备列车高压容缆装置研究与应用”“锅炉渣系统输送机断链保护检测装置”等项目聚焦生产堵点、痛点,技术突破明显;“天车智能化改造”“特种设备数字化风险管控”等项目成果彰显了智能化转型成效。
聚焦实效 协同发展
会议通报了2024年劳动竞赛成果:涉及工程创优、质量争优、安全生产、技能提升、技术创新等五个方面内容,全年节能降耗超千万元。2025年,公司将深化“目标责任书+里程碑计划”双清单管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各项目团队硬件升级与创新激励,并推动优秀项目对接“秦创原”孵化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人才筑基 激发活力
榆林新材料集团始终将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相结合,2025年,公司将大力开展“四赛四抓”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以“新材料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推动科技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通过“导师带徒+专项培训”机制,年内计划开展2次行业研学及大国工匠交流活动,持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评审会强调,各团队要注重项目名称的规范性,突出项目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确保技术成果可复制、可推广。
未来,榆林新材料集团将以“工程师+创新团队”现场技术团队建设为重要抓手,构建覆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效益提升”的创新生态,为煤电铝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