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赋能 “数智江苏”链接千行百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8:26:00    

日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里,来自江苏的多个案例上榜。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的火爆“出圈”,人们切实见证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正从美好的愿景逐步转变为生动的现实。从工业领域到治理方式、生活场景,人工智能正以数智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智造提速,助力生产促发展

在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双看不见的“火眼金睛”正紧盯着一堆堆废钢,并根据它们的质量判定级别……这双“眼睛”,就是全国钢铁行业首个“5G+AI”废钢判级系统。依托机器AI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系统能够实现废钢的自动验级、自动扣杂,避免人工操作的主观性,破解影响废钢质检公平公正的痛点难题。对于废钢年采购量达百万吨级的企业而言,平均每年可节约成本千万元以上。

在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众多江苏企业积极探索并走出了不同的路径。有的企业着重夯实技术底座,例如雪浪工业大模型平台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方向,依托国内专注服务智能制造的数字底座系统——雪浪OS,将新型工业应用与工业软件深度融合,通过AI训练,打造出适用于航空航天、机械装备、能源电力等工业领域的行业大模型,为行业头部央国企及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力支持。有的企业则致力于加深行业渗透,像朗坤推出的“基于大模型的工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应用”,借助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专属的设备运维大模型,精准指导设备运维工作,助力工业企业更准确地预警设备故障、自动生成设备检修方案、精准推送设备运维策略,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有一些企业专注于开发装备产品,金恒科技助力南钢打造了国内首套实现从制样、腐蚀到评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全流程金相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机器视觉、AI深度学习算法模型、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结果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推动。前不久,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中,苏州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丰硕发展成果,还推出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全方位推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在江苏,“以智为用”已成为鲜明的政策导向。江苏保持产业发展战略定力,以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为引领,率先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相关政策举措,以政策支撑推动创新应用。

与此同时,数据、算法和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还需筑牢“数字基座”。江苏率先出台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举措,不断完善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功能体系,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相关案例的推广,鼓励各地加快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关键技术,加快制造业关键环节、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智能化升级,健全完善支撑体系,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

“智”理升级,强化管理提质效

在常州水域上空,一个不起眼的“哨兵”正按规定路线飞行,查看辖区内是否出现有害水生植物、河道非法施工等问题。借助 AI 等技术,常州市水利局在全市范围内部署了 61 台自动巡检无人机机库,打造覆盖河道、水库、堤防的“低空巡检+AI 分析+云端决策”立体化监测网络,构建起从巡检到预警全流程数字化的水域管理新模式,为长三角高密度水网治理树立了智慧标杆。

在江苏,类似这样利用“AI+”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案例还有很多。在南京,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 AI 算法,实时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有效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管理部门据此精准掌握道路的车流量、流速等信息,及时发现交通事故和拥堵点,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疏导,让市民的出行更加顺畅和高效。

在苏州,“AI+环保”的模式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安装在企业排污口的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污染物排放的数据,并借助 AI 技术进行分析和预警。一旦发现排放超标,系统会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环境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守护着城市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

在无锡,“AI+社区治理”让居民的生活更加安全和便捷。智能门禁系统能够识别居民的面部特征,实现快速通行;社区内的监控摄像头与 AI 分析系统相连,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引导居民正确投放,提升了社区的环境卫生水平。

以 AI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为江苏的城市治理带来深刻的变革。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政府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市民的需求,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更加科学地制定政策。同时,“AI+”也促进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打破了传统治理模式中的“信息孤岛”和“部门壁垒”,形成了一体化、协同化的治理格局。未来,江苏将继续加大在“AI+”城市治理领域的投入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治理模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享生活,解锁便捷新体验

3月1日,位于无锡经开区的6条无人驾驶小巴线路正式运行,50辆新型无人驾驶小巴将为无锡市民和游客提供常态化服务,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通勤线、万象城—五湖大道环线、山姆—周新苑环线、海岸城—塘铁桥环线、太湖湾信息园通勤线等6条线路。当无人驾驶小巴停靠到站后,会自动等待片刻,然后才开门。此时,乘客也可以自己轻触车门左边的开门按键直接上车。车上配备激光雷达和多个高清摄像头,根据预设站点自动停靠,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除了随车的一名安全员,一辆车可容纳9名乘客。

这只是江苏以“AI+”助力城市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在苏州,一些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了可穿戴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收集个人的心率、血压、血糖等健康数据,并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当检测到数据异常时,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会及时向患者和医生发出预警;同时,根据个人的长期健康数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方案,有效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

不仅如此,AI 还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智能家居系统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实现智能化的生活场景。智能购物推荐系统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购买历史,提供精准的商品推荐,提升购物体验。如今,在江苏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AI 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带来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体验。

江苏经济报记者 蔡 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