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3岁女孩月经不规律竟发现胰腺肿瘤!精准治疗确保主胰管无损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1:31:00    

“看,虽然我是第2次住院,但这就是我肚脐眼上的刀口,你能看见吗?”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接受了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保胰”单孔机器人胰体颈部肿瘤切除术的小姑娘思思(化名),成功拔出了ERCP胰管支架后康复出院,她一边兴高采烈地准备收拾回家的物品,一边向同病房的小朋友展示自己脐部那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切口。

13岁的思思因为月经不规律,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胰腺体颈部肿瘤,经过当地医院的CT、MRI检查发现,发现肿瘤不仅长到了4*3.5cm大,最困难之处在于肿瘤已紧紧贴住了胰腺的主胰管和脾动静脉,当地医院建议要做胰腺肿瘤及其远端的胰腺切除,甚至有可能切除整个脾脏。焦虑万分的思思妈多方打听查找,最终决定到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治疗。

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首席临床专家吕志宝教授率领的儿童肿瘤中心团队接诊后,率领中心的所有MDT专家经过详细评估,认为思思最大可能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为了避免切除过多正常的胰腺组织,决定先通过ERCP放置胰管支架,再同台采用国产单孔机器人进行保留胰腺的胰腺肿瘤切除手术。

手术方案确定后,普外科徐挺博士首先熟练地通过ERCP顺利地在思思的主胰管内放置了胰管支架。随后,普外科主任刘江斌同台在患儿的脐部切开了一个只有3cm的纵向切口,经过单孔蛇形臂机器人“眼镜蛇”手术模式,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手术,虽然肿瘤紧仅贴着主胰管,但在ERCP支架的引导下,通过单孔机器人手术不仅完整地切除了胰腺肿瘤,同时避免了主胰管和脾动静脉的损伤,术中几乎零出血,手术后病理也证实了术前的肿瘤性质判断。

吕志宝教授介绍说,这是上海市儿童医院首例采用ERCP下“保胰”单孔蛇形臂机器人胰腺肿瘤切除手术。传统腹腔镜胰腺手术一般需在腹部打5个孔,单孔蛇形臂机器人可以如眼镜蛇般自由弯曲转向,在单孔内也能自如的实现超精细化手术,是未来机器人外科的发展方向。同时,为确保不损伤主胰管,最大限度避免切除过多的胰腺或因为主胰管损伤导致进行胰腺-空肠吻合,避免手术后吻合漏或胰漏,通过ERCP放置主胰管支架是制胜的关键。

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近年来已成功开展多例单孔机器人肾上腺肿瘤、胰腺肿瘤、后腹膜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同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独立开展ERCP手术的儿童专科医院。目前,医院儿童肿瘤中心由肿瘤外科、血液科肿瘤、影像科、病理科和护理团队等多位专家组成肿瘤MDT团队,采用儿童肿瘤诊治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对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畸胎瘤和复杂脉管瘤等肿瘤患者提供了科学、精准、高效的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高儿童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改善就诊体验,提升生存质量。

原标题:《13岁女孩月经不规律竟发现胰腺肿瘤!精准治疗确保主胰管无损伤》

栏目编辑:郜阳 图片来源:上海市儿童医院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