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一地质公园
钟乳石被刻字”的消息
引发广泛关注
4月22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广西河池市凤山地质公园地下长廊的钟乳石,被人清晰地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刻字印记共有两处。
据悉,该地质公园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公园内的江洲地下长廊发育于二迭系可溶岩地层中,被誉为“世界第一长洞”。

发帖网友愤慨地表示:
“万年溶洞,
百年才能长1厘米的钟乳石,
看到被刻字的一瞬间,
我的心痛无法形容。”

这位网友表示,自己是一位户外爱好者,4月19日,她和近百名志愿者一起深入地下长廊,参与官方组织的清理积存垃圾的志愿活动。“地下长廊属于溶洞,我们使用的头灯照明有限,只够捡垃圾用,在我捡起第三个矿泉水瓶时,意外发现钟乳石柱上赫然刻着‘XXX到此一游’和另外两个名字。”
网友拍摄的图片中显示,这两处刻字的印记较为清晰,其中一处还标注有“3.30”,疑似是刻字时间。
发帖网友强调,她发布这个帖子的初衷是为了呼吁大家爱护洞穴,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因为除了钟乳石被刻字,她在现场还看到了其他未经进洞许可的探洞团队手电筒的光亮。
此外发帖网友还表示已经报案。

4月23日,广西河池市凤山地质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园的保护巡查科已前往刻字现场核实过相关情况,情况属实。
工作人员表示,被刻字区域属于游客禁入区。“申请进入的探洞团队都一概拒绝,我们从未同意对方进入。但江洲地下长廊旱洞长度达53公里,对方偷偷进去我们很难知情。”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重庆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张锋认为,钟乳石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对地质历史考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形成时间很漫长,记录了大量的地质历史信息,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的重要依据。”他表示,钟乳石的形态多样,如石笋、石柱等形态特征,也为地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样本。